新聞資訊
(圖片來源于網(wǎng)絡(luò))
芍藥是多年生宿根植物,具有喜光、喜溫、喜肥和耐寒特性,芍藥種植適宜溫暖濕潤氣候。種植芍藥多采用芽頭繁殖,其生長周期較長,一般為4-5年。土壤要求疏松、肥沃,以沙質(zhì)壤土、夾沙黃泥土、含腐殖質(zhì)的壤土或淤積泥沙壤土為好,不宜在鹽堿地栽種。忌連作,一般需間隔3至5年,可與其它植物如豆科作物輪作。
一般在8-10月采用芽頭繁殖。按行株距50×30厘米,每畝栽4000-4500株。穴栽,每穴放芽頭1-2個,埋在地下3-6厘米為宜,蓋土并施人糞尿,注意堆成小堆。翌年3月上旬前后,芍芽萌發(fā)前平土。
收獲芍芽頭時,將芍藥芽頭從根部割下,選形狀粗大、無病蟲害的優(yōu)良芽盤,按大小和芽的多少切成數(shù)塊,每塊芽2-4個,作種。一般一畝地收集的芍芽頭,可供三畝地栽種。芽頭隨切隨栽。若不能及時栽種則室內(nèi)于陰涼干燥處鋪濕潤細砂土蓋之貯藏或室外挖坑貯藏。
- 下一個:如何正確采購藥材種苗